应用化工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科研与开发

  • XPS法研究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在固体颗粒表面吸附的协同效应

    周继柱;赵玉竹;张璟瑛;龚凡;董国君;王金本;

    利用光电子能谱法(XPS)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在固体颗粒表面上的吸附量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表面活性剂和碱在S iO2固体颗粒上的最大吸附量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分别在1 200,5 000 mg/L达到最大吸附量1.15 mg/g和1.65 mg/g,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后趋于稳定;聚合物的平衡吸附曲线随着浓度的增大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600 mg/L达到最大吸附量1.30 mg/g,后减小至0.40 mg/g基本不变;在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复合吸附体系中,碱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聚合物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量,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在共存竞争吸附影响下S iO2表面上的吸附量都有了较大的减少;在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复合体系中,聚合物与碱协同吸附的固体表面吸附层比其它情况下厚。

    2008年07期 No.197 713-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9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有机硅介质中脂肪酶印迹体系的优化及印迹机制的初步研究

    曹雄文;苏磊;闫云君;杨江科;

    采用溶胶-凝胶固定化工艺,以C6~C14之间的5种饱和脂肪酸和月桂醇为印迹分子,考察了碳链长度、印迹分子浓度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PS酯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印迹分子的疏水性与底物分子的相似性对印迹效果影响较大,疏水性越强,与底物分子相似性越大,印迹效果越好;异辛烷洗脱印迹分子,对酶活的保持最好;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印迹酶对甲醇的耐受性逐渐降低;反应体系中加入微量水(10μL),对酯化酶活具有激活作用;经印迹的固定化酶使用5个批次后,相对酶活为0.65。对印迹机理的初步探讨表明,印迹分子对脂肪酶酯化活力的提高主要通过影响聚合物的结构来改变固定化酶的酶活,即分子印迹作用。

    2008年07期 No.197 717-720+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稀土2-氨基-4,6-二甲基嘧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沈智慧;许东芳;夏庆春;杨自芳;何其庄;金贻君;彭子飞;

    以稀土氯化物、2-氨基-4,6-二甲基嘧啶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配合物的化学组成:RE2(ADMP)(H2O)2Cl3(RE=La3+,Sm3+,Y3+,Er3+,ADMP=2-氨基-4,6-二甲基嘧啶)。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广。用MTT法对配合物使癌细胞凋亡能力做了初步研究,证明其具有使癌细胞凋亡的效果。

    2008年07期 No.197 72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新型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脲乳液的合成研究

    高珏;曾小君;卢胜波;

    由聚酯多元醇(JW 2503)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预聚后,经二乙烯三胺(DETA)扩链、环氧氯丙烷封端、冰乙酸中和制得了新型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脲(WPUU)乳液。用FT-IR等方法对制备的WPUU乳液结构及有关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讨论了初聚n(NCO)/n(OH)、DETA的加料方式、DETA质量分数及中和度等因素对WPUU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初聚n(NCO)/n(OH)=2.4~2.6、DETA=6%~7%及中和度为90%~100%,且采用饥饿加料方式时,制得的WPUU乳液的贮存稳定性在12个月以上。WPUU涂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耐化学品性能,WPUU涂膜的硬度(邵氏A)46,拉伸强度7.8 MPa,断裂伸长率760%,脆性温度-30℃。

    2008年07期 No.197 725-728+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微波辐射下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王锦涛;姚春才;付强善;

    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丙烯酰胺为单体,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探讨了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和淀粉质量比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0 m in,引发剂浓度4 mmol/L,丙烯酰胺和淀粉质量比2.5∶1,反应温度55℃,最高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达到211.6%和74.3%。

    2008年07期 No.197 729-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氯化钙催化酯化反应机理研究

    符明淳;李建伟;郭利兵;张海洋;

    以无水氯化钙为催化剂,研究了冰乙酸、异戊醇酯化反应,考察了CaC l2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效果,同时与浓硫酸催化效果作比较,设计实验对无水氯化钙催化酯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分别得到了24 mL乙酸-18 mL异戊醇-3 g氯化钙、24 mL乙酸-3 g氯化钙和18 mL异戊醇-3 g氯化钙3种反应体系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并以强酸消除实验验证催化酯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3 g氯化钙与4 mL浓硫酸催化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率分别为71.5%和73.6%,催化效果相当,催化机理相同,确认在反应液中形成了强酸性配合物H[CaC l2(CH3COO)],该配合物提供的强酸性是催化酯化反应进行的主要原因。

    2008年07期 No.197 733-734+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63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固定酶法催化合成生物柴油Ⅰ.大孔树脂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

    李浔;刘汝宽;王闰珂;肖志红;李昌珠;

    研究了用于生物柴油酶催化的大孔树脂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过程,考察和优化了脂肪酶固定化方法及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大孔树脂D3520作载体,以载体涂布法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固定化条件为:酶用量为酶∶树脂=0.16∶1(质量比),吸附时间1~3 h,pH值范围为9.0~9.4,固定化温度40℃。酶活力可达91.49 U/g,酶活回收率约为54%。

    2008年07期 No.197 735-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5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LED荧光粉的制备与表征

    胡玉才;于会弟;殷平;徐彦宾;朱冬冬;刘冰;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YAG:Ce3+荧光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的表征,考察了助熔剂NH4F的含量、掺杂浓度和烧结温度对荧光粉的结晶度、粒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熔剂NH4F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更完美,但样品的粒径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激发和发射光谱的最大波长紫移。

    2008年07期 No.197 739-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45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硬脂酸对二硫化钼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张建强;冯辉霞;赵霞;雒和明;张苗;

    采用硬脂酸(SA)为改性剂对MoS2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后的MoS2粉体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分散性提高,悬浮液离心分离后上层清液的浊度从215提高到356,活化指数从0.42提高到0.88,吸油量从68降为20,透水时间明显延长。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oS2粉体亲油性提高;探讨了改性机理,并采用FT-IR及XRD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粉体粒子表面成功地被双层SA包覆。

    2008年07期 No.197 742-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5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辣椒红色素提取工艺可视化分析

    宋文佳;孙益民;罗乐;杨萍;孙若琼;李强;

    以干红辣椒为原料,用丙酮作为溶剂提取辣椒红色素,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采用可视分析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到提取高品质的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范围为:提取温度75~85℃,提取时间270~360 min,固液比为30~40 mL/g。

    2008年07期 No.197 746-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栲胶脱硫工艺操作条件的优化

    牛艳霞;凌开成;高艳娥;申峻;牟学春;王艳领;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将2 h和4 h的脱硫效率及碱耗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碱度、栲胶浓度、偏钒酸钠浓度及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程度为碱度>温度>栲胶浓度=钒浓度,对碱耗的影响却是随时间变化的;栲胶浓度和钒的浓度对脱硫效率及碱耗的变化趋势相同;胶钒比宜控制在1.5~1.7,温度在25~30℃。

    2008年07期 No.197 751-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微波场中氯化苄合成苯甲醇的工艺条件优化

    谢放华;黄海艳;周继承;石远琳;

    将微波技术引入到以氯化苄和碳酸钠为原料的苯甲醇合成工艺中。以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等因素为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将40 mL氯化苄(≥99.5%,质量分数)和150 mL碳酸钠水溶液(30%,质量分数)混合均匀进行水解反应,催化剂A用量3.0 g,微波功率450 W,反应时间22 min,目标产物苯甲醇收率可达90%以上。相比传统的加热水解工艺,在微波场中苯甲醇的水解合成工艺有明显的改善。

    2008年07期 No.197 75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粉煤灰酸法提镓探索研究

    白光辉;滕玮;孙亦兵;王香港;秦晋国;

    针对晋北粉煤灰酸法提铝工艺,探索从粉煤灰中酸法预提镓的方法,研究了焙烧温度、盐酸浓度对镓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提镓的适宜条件为:灰样不经焙烧,盐酸浓度为6 mol/L,60℃浸泡8 h,镓浸出率最大,可达44%以上。该实验为从粉煤灰中获得纯金属镓作了初步溶出富集研究。

    2008年07期 No.197 757-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25 ] |[引用频次: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Pb(DNI)_2(H_2O)_4]的制备和晶体结构

    崔荣;郑晓东;张志忠;毛治华;姚国伟;贺艳平;李洪丽;张丽洁;苏天铎;

    通过2,4-二硝基咪唑(2,4-DNI)的钠盐水溶液与硝酸铅的水溶液反应,制备出了2,4-二硝基咪唑铅配合物;采用自然挥发法培养出了适于X光结构测定的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为,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体学参数为:a=6.517(3)×10-1nm,b=17.131(6)×10-1nm,c=14.082(7)×10-1nm,α=90.00(3)°,β=97.80(4)°,γ=90.00(4)°,V=1 557.5(12)×10-3nm3,Z=4,Dc=2.531 g/cm3,μ=11.001 mm-1,F(000)=1 120,最后偏离因子R为0.022 6。根据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确定了2,4-二硝基咪唑铅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C6H10O12N8Pb,分子结构式为[Pb(DNI)2(H2O)4]。

    2008年07期 No.197 760-763+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氟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陈银丰;邹元庆;黄小兵;毛逢银;

    以十六氟壬醇、顺酐和亚硫酸钠为原料合成了氟碳烷基琥珀酸酯磺酸盐。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酯化反应:十六氟壬醇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85℃,催化剂用量为十六氟壬醇的6%,产品的转化率为98.02%;磺化反应:马来酸单酯与无水亚硫酸钠的配比为1∶1.2,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75℃,产品的转化率为98.51%。对产物的性能进行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是9.47×10-4mol/L,表面张力是31.13 mN/m。

    2008年07期 No.197 764-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固体酸催化合成反-4-(反-4’-正烷基环己基)环己基甲醛

    武生喜;董兆恒;王建文;刘骞峰;高仁孝;

    报道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绿色合成反-4-(反-4’-正烷基环己基)环己基甲醛新方法,采用固体酸硅胶固载磺酸为催化剂,将1-甲氧基次甲基-4-(反-4’-正烷基环己基)环己烷直接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连续进行水解反应和异构化反应,以大于60%的产率获得反-4-(反-4’-正烷基环己基)环己基甲醛,后处理操作简便,省去了过程中的精制纯化,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回收利用,无污染废弃物排出,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并用IR、MS、GC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2008年07期 No.197 767-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

    李进勇;敖永波;曾德芳;

    以尿素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PASP),最佳反应条件为马来酸酐与尿素摩尔比为1∶0.7,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为1∶1硫磷混酸,马来酸酐与催化剂质量比为1∶0.15,PASP的分子量可以达到13 000左右,与ATMPS进行配合使用,总质量浓度在15 mg/L情况下,20#钢的腐蚀率可以达到0.055 mm/a。

    2008年07期 No.197 770-772+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微波法合成羧甲基型木薯两性淀粉

    李永锋;赵光龙;张志强;吴耀辉;薛行华;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用湿法工艺,在95%乙醇水溶液介质中以NaOH为催化剂,与氯乙酸、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反应一步合成高取代度羧甲基两性淀粉,讨论了微波时间、碱化时间、NaOH用量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HPTMA用量为2 g,氯乙酸用量为3 g,微波时间7 min,碱化时间30 min,NaOH用量为3.05 g时,合成了阳离子取代度为0.31、阴离子取代度为0.34的高取代度两性淀粉。通过IR、DSC等检测证实了两性的存在。

    2008年07期 No.197 773-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锯屑天然模板辅助合成单晶NiO及其性能研究

    曹艳霞;龚良玉;张君涛;赵书华;

    以锯屑为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法对模板进行填充,得到模板-溶胶体系,干燥后转变为模板-凝胶体系,再于马弗炉中600℃热分解并脱除模板6 h后,得黑色NiO样品。进一步借助X-射线衍射测试以及透射电镜测试对所得样品的晶型和形貌大小进行了表征,并借助循环伏安测试对所得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做了初步探讨。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证实所得样品为NiO,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所得NiO为规则的块状单晶结构,平均粒径约2μm左右。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块状NiO具有明显的赝电容性能。

    2008年07期 No.197 777-779+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马占相思树叶总多酚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陈丛瑾;蒋冬华;胡华宇;黎跃;

    研究微波提取马占相思叶中总多酚的工艺条件,以总多酚提取量为参考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微波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马占相思叶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 g原料,以料液比1∶10加入50%的乙醇溶液,在80℃下每次微波提取35 min,提取3~4次。在此条件下,每克马占相思叶可提取总多酚36.368 1~43.414 7 mg。

    2008年07期 No.197 780-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二乙基二茂铁合成工艺的研究

    高松平;张俊祥;李冰;

    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溴乙烷为烷基化剂,利用二茂铁的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出了二乙基二茂铁,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合成工艺:二茂铁、溴乙烷和无水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2.2∶(1.88~1)∶2.2∶2.0,反应温度45℃,反应6.5 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率达72%。

    2008年07期 No.197 784-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三醋酸甘油酯绿色合成工艺

    胡建;马文展;

    用甘油与醋酸、醋酐或醋酸与醋酐混合物作反应物,以五水四氯化锡(SnCl4.5H2O)和磷钨酸(H3O40-PW1.2xH2O)作催化剂,合成三醋酸甘油酯。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证明,用醋酐或醋酐加醋酸混合物优于仅用醋酸,适宜的物料比为:甘油∶醋酸∶醋酐=1∶2∶1(摩尔比)。用SnCl4.5H2O催化,优于杂多酸。以甲苯作带水剂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05~120℃,脱溶温度为120~140℃,产率达85%~90%。反应与精馏单釜完成。工艺简单,污染少。

    2008年07期 No.197 787-789+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3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二氨基硫脲异双核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袁泽利;胡庆红;吴庆;张铭钦;

    以3-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以甲醇为溶剂,合成了3-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2L)及其单核配合物NiL和异双核配合物NiML(M=Mn3+,Fe3+,Co2+,Cu2+,Zn2+)。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原料配比对该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3-羧基水杨醛∶二氨基硫脲=2.4∶1(摩尔比),在70~80℃条件下反应3 h,产率可达78%。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UV-vis、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合成得到的席夫碱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2008年07期 No.197 790-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8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对N-杂环卡宾催化的Staudinger反应的研究

    吴旭;张艳荣;董国君;

    以N-杂环卡宾催化剂1催化亚胺与烯酮之间的Staudinger反应,得到相应的β-内酰胺。室温下,在四氢呋喃溶剂中进行的反应,可得到95%的产率,反式∶顺式=5∶1的非对映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亚胺的保护基团吸电子能力越强,越有利于顺式产物的生成。对甲苯磺酰基(TS)保护的取代基为2,4-二甲氧苯基的亚胺参与的该反应可得到68%的产率,反式∶顺式=99∶1的非对映选择性。底物拓展过程中发现Staudinger反应适用于多种不同的亚胺与烯酮。苯基乙基烯酮和环庚基的烯酮活性都很强,可以和从强缺电子结构到弱缺电子结构的芳基亚胺,以及带给电子基团的或杂芳环的芳基亚胺顺利的反应。两个苯基的烯酮活性较低,只能与活性较高的缺电子结构的芳基亚胺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同条件下,烷基亚胺参与的该反应都没能得到相应的β-内酰胺。

    2008年07期 No.197 794-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聚阴离子纤维素(PAC)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混合体系动态粘弹性研究

    张文慧;王文俊;邵自强;李永红;

    考察了溶液浓度对PAC以及PAC/HPMC水溶液动态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储能模量(G’),耗能模量(G")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储能模量随频率增大的幅度大于耗能模量随频率增大的幅度;溶液的损耗角正切(tanδ)值随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G’~f与G"~f两曲线交点随溶液浓度增大向低频方向移动;由于PAC与HPMC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因此,与纯PAC溶液相比,相同浓度下PAC/HPMC水溶液的G’~f与G"~f交点对应的频率更高;ω=0相对应的初始tanδ值比同浓度下纯PAC溶液更高。

    2008年07期 No.197 799-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种固-液相变材料(PCM):棕榈酸1,4-丁二醇二酯的微乳液合成与表征

    张丽静;吾满江·艾力;孟庆勇;蔡国星;

    在水/DBSA/棕榈酸微乳液中,1,4-丁二醇和棕榈酸的直接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固-液相变材料棕榈酸1,4-丁二醇二酯。并通过FT-IR,1H NMR和DSC对其进行了表征,DSC测试结果表明棕榈酸1,4-丁二醇二酯的峰顶温度为65.8℃,相变焓为162.4 kJ/kg。

    2008年07期 No.197 802-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胰蛋白酶提取硫酸软骨素单因素优化研究

    陈红丽;邵惠芳;于建军;杨永锋;

    以鸡胸软骨为原料,采用稀碱-双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硫酸软骨素。胰蛋白酶主要是使硫酸软骨素长链上的蛋白进一步得到水解破坏,从而提高硫酸软骨素的纯度。研究了胰蛋白酶水解硫酸软骨素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单因素优化结果显示:pH值8.3,料液比1 000∶0.9,水解温度46℃。该条件下,所得硫酸软骨素的产品产率达到20.61%,纯度为83.66%,质量有较大提高。

    2008年07期 No.197 805-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二叔丁基合成研究

    岳霞丽;姚晶晶;廖李;蔚晓庆;刘登才;

    以叔丁醇和H2O2合成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二叔丁基,研究了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当反应温度40℃,叔丁醇与H2O2物质的量比为0.55,叔丁醇与硫酸物质的量比为0.6时,反应2 h,可以获得叔丁基过氧化氢较佳收率90.1%;当反应温度40℃,叔丁醇与H2O2物质的量比为3,叔丁醇与硫酸物质的量比为0.65时,反应6.5 h,可以获得过氧化二叔丁基较佳收率96.3%。

    2008年07期 No.197 808-810+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07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淀粉基十二烷基多苷表面性能及其浴液配方性能的研究

    赵学萃;许虎君;韩恒;陈丹丹;胡惠龄;

    以对甲基苯磺酸钠为催化剂,以分子量较小的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十二烷基多苷表面活性剂。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淀粉糖转化率接近100%。测定25℃时产品表面张力为34.59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5.0×10-4g/L,并对其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产品在浴液配方中的应用性能。

    2008年07期 No.197 811-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专论与综述

  • 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进展

    马松艳;赵东江;

    综述了La-Mg-Ni系贮氢合金电极的研究进展,包括合金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方法及表面处理工艺等,着重介绍了AB3型和A2B7型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分析讨论了各种替代元素对合金性能影响的原因,提出了未来La-Mg-Ni系贮氢合金应用研究的方向。

    2008年07期 No.197 815-818+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污水污泥处置技术综述

    郑师梅;韩少勋;解立平;

    介绍了污水污泥的各种处置技术,并分析了不同处置技术的优缺点。由于污泥传统处置方法如卫生填埋、海洋倾倒和土地利用等技术所具有的局限性,使得污泥热处理技术(也就是热解、燃烧和气化)更具有应用前景;且其中污泥的焚烧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处置方法,而污泥气化技术则更具有发展前途,但该技术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2008年07期 No.197 819-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92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分析测试

  • 采用串联双柱-反吹气相色谱系统测定汽油中苯含量

    胡华北;

    采用一个有串联双柱-反吹系统的气相色谱仪分析检测汽油中的苯含量。样品组分首先进入一非极性的预切柱按沸点高低顺序分离,通过切换六通阀反吹放空重组分,使辛烷及轻烃组分进入具有强极性的TCEP分析柱,芳烃和非芳烃经分离后进入TCD检测器。该方法确定了最佳阀切换反吹时间和操作条件,以丁酮为内标物,通过建立苯的校正曲线定量计算样品中苯的体积浓度。实验的回收率在93.8%~99.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45%。

    2008年07期 No.197 822-823+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及含量分析

    吕志凤;朱丽苹;战风涛;李正平;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由精棉籽油和棕榈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结果表明,精棉籽油脂肪酸甲酯主要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含量分别为22.23%,53.18%和18.09%。棕榈油脂肪酸甲酯主要为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含量分别为40.3%,50.07%和7.02%。

    2008年07期 No.197 824-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37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应用技术

  • 20%吡虫啉·氯氰菊酯悬浮乳剂的研制

    王亚廷;宋东升;王凤芝;刘亚敏;刘自友;邹向东;

    对20%吡虫啉.氯氰菊酯悬浮乳剂的配方和贮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佳配方组成:吡虫啉10.0%,氯氰菊酯10.0%,亚甲基双萘磺酸盐1.5%,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2.5%,S-150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5%,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1.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改性磷酸脂1.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0.5%,硅酸镁铝2%,黄原胶0.3%,乙二醇3%,正辛醇0.5%,水59.2%,产品悬浮率90%以上,热贮[(54±2)℃,14 d]分解率小于5%,各项指标符合悬浮乳剂的要求。

    2008年07期 No.197 826-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脂肪酸甲酯磺酸钠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范伟莉;张彪;何萍;

    将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分别配成液体和粉状洗涤剂,测定不同时间内MES的水解率、表面活性剂的发泡力、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去污力。结果表明,MES在碱性液体洗涤剂和洗衣粉料浆中容易水解,在10%的碳酸钠溶液中水解率达28.87%;MES在硬水中的发泡力明显好于烷基苯磺酸钠(LAS)。无论是表面活性剂还是在洗涤剂中,MES均显示出超强的去污力,去污力比值是LAS的1.6~1.7倍;MES与LAS复配时,去污力无协同增效作用。

    2008年07期 No.197 830-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19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40%毒死蜱·三唑磷水乳剂的研究

    孙景文;马洪艳;

    40%毒死蜱·三唑磷水乳剂的配方组成:毒死蜱20%,三唑磷20%,油溶剂二甲苯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6%,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嵌段聚醚5.4%,乙二醇4%,正丁醇3%,自来水34%。产品热贮[(54±2)℃,14 d]分解率小于5%,经时稳定性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药600~750 mL,防效达95%以上。

    2008年07期 No.197 834-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